斯普利特,“定居”在羅馬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4年第09期 作者: 周劍生 

標簽: 宮殿   古跡探秘   

當代建筑思想大師阿爾多·羅西在《城市建筑》的最后一章,贊揚斯普利特是一座“觸覺之城”,這個形容頗令人費解。阿爾多這樣解釋:“似乎所到之處都在雙手就能夠建造的尺度之內,一切均被觸摸。”如果還不能讀懂其中的含義,只需看看斯普利特城中這道羅馬帝國時代的宮墻便清楚了:墻體上辟有窗戶,墻后建房子住人,有些房子沒了,只留下窗洞。在歷史遺跡被普遍從現(xiàn)代人的生活中隔離保護的時代,斯普利特這樣在宮墻內外屢次加建的建城法則,顯然有些特立獨行。不過,這也正是它的迷人之處。斯普利特從不刻意保存那些浪漫的過去,幾百年來人們對古建筑毫無忌憚的利用,使斑駁的殘石上隨處可見雙手觸摸過的痕跡,那是城市生活的痕跡。
斯普利特緊靠亞得里亞海東岸,是地中海第三繁忙的港口。

普利特是克羅地亞的第二大城。如果從古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建造宮殿的公元305年開始計算,斯普利特的建城史已經(jīng)超過1700年了。

戴克里先是羅馬帝國歷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統(tǒng)治者。他最為后人褒揚同時又屢遭詬病的,是其執(zhí)政期間大刀闊斧的政治改革。戴克里先將羅馬混亂的政局歸因于國家領土面積太大,以致于僅憑一人之力難以管治。于是在公元284年,他徹底把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并主動放權,規(guī)定東、西兩部分各設一位皇帝主政,一位副帝輔政,皇帝在位滿20年就要退位,由副帝繼任。這種四帝共治的制度,使羅馬一度戰(zhàn)亂平息,政局趨穩(wěn),但也為日后帝國的永久分裂埋下了禍根。

責任編輯 / 余榮培  圖片編輯 / 郭婷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