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墻
墻上升起的徽州『圖騰』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15年第05期 作者: 譚杪萌 楊安琪 

標簽: 歙縣   黟縣   文化符號   文化遺產   

馬頭墻,徽派建筑的『圖騰』之一。在人多地少、屋宇連綿的徽州,它原本是為了救火而生。然而心思靈巧的徽州人,不滿足于一個簡單樸實的封火墻。從三疊、四疊,到五岳朝天的氣派,從印斗、朝笏,到鵲尾、坐吻,各式『馬頭』藏著各異的心思。小小一堵墻,成為通往徽州之美的絕佳窗口。
“水墨”馬頭墻
粉墻黛瓦馬頭墻,這是徽派民居最經典的一幕。黑點附著于大片的留白之上,彷如宣紙上的一點墨色,水墨之意油然而生。
攝影/謝琳
“火神”馬頭墻:世代守護徽州
這是安徽省黟縣的宏村,高大的馬頭墻撲面而來,守護著世居于此的居民。馬頭墻原本是為了防火而生。一戶人家著火后,遇到高聳的山墻阻隔,火勢就不能跨過高墻而蔓延至鄰里。這對于房屋密集的傳統(tǒng)徽州村落來說,至今依然是防火“神器”。
攝影/徐紅生

火光煙霧籠罩著的徽州

明弘治癸亥年(公元1503年)盛夏的徽州府城(今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沉浸在端午佳節(jié)的一片歡樂與喧騰之中。傍晚時分,一陣刺耳的鑼聲忽然驟響,人們從四處奔向街道。這時城東部的一排房屋,已陷入一片火海之中?;鸸庥臣t了半邊天。在救火的人群中,有一個是上任不久的徽州知府何歆。他趕到現(xiàn)場后,立即指揮府內衙役和周圍村民對大火進行撲救。然而,由于府城各家各戶之間,頂梁相連,火借風勢,順著房梁急速攀升蔓延,轉瞬間便吞沒了整條街道。

耳聞村民的慘叫哀號,何知府心如刀絞,涕泗橫流。傳說,當時風很大,火勢又猛,救火的人們根本沒有辦法靠近。何歆只得向上天叩拜,禱告不要禍及蒼生百姓。當淚流滿面的何歆剛把話說完,大風突然轉向,呼嘯而去。

責任編輯 / 馬賽屏  圖片編輯 / 朱浩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