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揲:金銀工藝之基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23年第02期 作者: 橡木苔 

標簽: 文物故事   古代生活   發(fā)明與技術   

唐代金銀器品種豐富,造型、紋樣雍容多變,讓人看不完、讀不盡,但又帶著一以貫之的性格。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技術,成就了這種不凡?

1970年,陜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了一件鎏金鸚鵡紋提梁蓋罐,罐體與覆扣碗底圈足通過焊接銜接,通體有鸚鵡紋、折枝花的鎏金紋飾,提梁可以自由轉動,集美觀與實用于一身。通過端莊華麗的外表,我們得以窺見唐代鎏金、鏨刻、焊接等多種工藝。不過,有一項工藝往往不被人想起,它是所有雕琢刻繪的基礎,缺了它,所有工藝將如水中月一樣縹緲無依。這便是捶揲(yè)。

“黃金鏤畫雙鳳背” 永不褪色的華麗
唐代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出土于陜西西安東郊長樂坡村。圓形鏡鈕外有三朵盛開的銀蓮花,外環(huán)銀蓮葉。一圈金絲結分隔了內外,外圈飛旋著四只金鸞鳥,口銜金綬帶,飄逸自由。其直徑約22厘米,略小于日本正倉院藏唐代金銀平脫背八角鏡,但鸞鳥翅部使用了“毛雕”工藝,羽毛得以清晰呈現,也更為立體生動。黑色漆地襯托金色鸞鳥,色彩對比鮮明,至今沒有脫落,足見唐代髹漆和金銀捶揲工藝雙絕。
唐 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
陜西歷史博物館 藏
攝影/卡拉·蔡

捶揲成器

考古研究一般把金銀錠類的材料捶打成各種形狀的工藝,稱之為捶揲,又稱錘揲或槌揲。捶,即敲打。揲,為打成薄片。西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就有“揲挻(shn)其土而不益厚”一句,揲被注釋為“椎薄的金屬片”。這種金飾片在商周時期已為數不少,考古發(fā)現的有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包金銅虎,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商代太陽神鳥金飾,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商代包金青銅像、金面魚形飾等。捶揲聽起來拗口難解,但用民間口語翻譯,便是“打作”。

責任編輯 / 馬怡  圖片編輯 / 吳西羽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