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樣 來自萃賞樓的謎題
微縮模型
古人的“建?!?br>今天建筑師設計房屋,常常會在電腦上利用建模軟件制作3D模型,既能呈現(xiàn)房屋的最終面貌,又能指導施工建設。在清朝,也有類似的操作,即制作燙樣。在主管建筑工程的內務府營造司之下,特設有“樣式房”,按照一定比例制作建筑物的模型小樣。因需要將紙張熨燙成型,故名燙樣。圖為故宮博物院古建部復原制作的乾隆花園燙樣中的第一進院古華軒。
古人的“建?!?br>今天建筑師設計房屋,常常會在電腦上利用建模軟件制作3D模型,既能呈現(xiàn)房屋的最終面貌,又能指導施工建設。在清朝,也有類似的操作,即制作燙樣。在主管建筑工程的內務府營造司之下,特設有“樣式房”,按照一定比例制作建筑物的模型小樣。因需要將紙張熨燙成型,故名燙樣。圖為故宮博物院古建部復原制作的乾隆花園燙樣中的第一進院古華軒。
墻壁里的意外發(fā)現(xiàn)
對于好奇而幸運的文物工作者而言,歷史有時候會把小小的饋贈留在意想不到的地方。2019年秋天,在乾隆花園第三進院落萃賞樓的保護工作現(xiàn)場,工作人員正在為二樓西梢間的隔斷墻進行表面清理,揭露墻壁裱糊的地仗層時,意外發(fā)現(xiàn)了幾片帶有墨跡的硬紙片。
紙片上的墨跡并非文字,只是線條,也沒有彩色,如果不是足夠細心,或許會當作垃圾直接丟掉。但是,當這幾塊碎片被沿著斷口小心翼翼地拼合起來,卻呈現(xiàn)出令人驚訝的嚴整形象——一塊狹長,一塊方正,上面都有界尺畫成的筆直墨線,拼湊起來,儼然是一組五開間的建筑立面。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