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玉時代 玉入萬家共爭妍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24年第02期 作者: 周舒 

標簽: 發(fā)明與技術   文物故事   歷史拾遺   

從崇玉、敬玉,到把玉、玩玉……當玉器離開高高廟堂,走向庶民百姓,用玉的下沉,帶來了生機勃勃的“民玉時代”
明 金蟬玉葉飾件 南京博物院藏
金光熠熠的蟬,棲憩在色澤溫潤的玉葉上
仿佛在唧唧鳴叫
正符合“金聲玉振”的美意
這件構思奇巧、琢工精致、妙趣橫生的飾件
實為貴族女子頭上的發(fā)簪裝飾又寓意“金枝(知了)玉葉”
攝影/洛卡奇

一片冰心在玉壺

“七絕圣手”王昌齡寫下《芙蓉樓送辛漸》這一名篇時,大概是大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的某個仲秋或寒冬,也是他被貶為江寧(今南京)縣丞后。詩人面對吳頭楚尾上的冷雨孤山,揮別摯友,將萬千話語凝結成一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的心意與詩意,如冰心玉壺般純澈明凈。而這首詩里還有一個值得一探究竟的“彩蛋”——大唐開元盛世時的玉壺,會是什么模樣?

責任編輯 / 劉睿  圖片編輯 / 吳西羽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