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4星空下的西藏

古格王朝遺址的照片很多,但是星空下古格王朝遺址的照片卻很少見到。原因是要拍到這樣一張照片,耐心等待晴朗無云的夜空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有“把夜晚當(dāng)成白天,把景觀夜晚的樣子拍出來”這樣的想法和意志。大多數(shù)攝影人缺乏的是這樣的想法,因此夜晚的古格王朝遺址的照片就只能首先出現(xiàn)在卡布這樣視夜如晝的攝影師手中了。這幅古格王朝遺址的照片所呈現(xiàn)出的意境,像星空一樣深邃、寧靜……如果不是滿天的繁星,我們可能不會相信這是一張深夜拍攝的作品。古格遺址的每一處殿宇、每一處殘垣斷壁,都是那樣清晰逼真地呈現(xiàn)出來,此時月亮正在東方悄悄地升起——月光從畫面左側(cè)照入,正是這種側(cè)光,在照亮遺址的同時,又布下陰影,這明亮與黑暗把

立霧溪

全長不足60公里的立霧溪,是臺灣花蓮一條落差巨大的溪谷,它橫穿臺灣中部的中央山脈,在堅硬的大理石中切割出平均高差1000多米的大峽谷,在臺灣東部形成了瑰麗的太魯閣地質(zhì)公園。

總第635期
2013
09
  • [封面選擇]

    封面選擇

  • [卷首語]

    星空下的西藏

    自從19世紀(jì)末,確切地說,是自從1879年10月21日,美國發(fā)明家愛迪生點亮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開始,并伴隨著日后電燈的日益普及,有一件重大事情發(fā)生,但很少有人注意或提及,這件事就是:星空作為……

    作者: 單之薔  卡布  

  • 中國最美的蘭花在哪里?

    除了蘭花,世界上很難找到其他的花卉能夠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份的人如此著迷了。我國有著千年的養(yǎng)蘭和賞蘭的文化,今天這種傳統(tǒng)不但沒有中斷,而且同商品意識與市場經(jīng)濟結(jié)合起來,出現(xiàn)了過……

    作者: 鐘蜀黍  李林夏  

  • 喜峰口潛入水下看長城

    30多年前,一座大壩在河北省寬城、遷西兩縣交界處的潘家口村橫斷灤河,造就了潘家口水庫。隨之,與燕山、灤河相依的喜峰口一帶部分長城潛入水中。2007年以來,作者與攝影師多次到當(dāng)?shù)夭稍L,了解到長城被淹……

    作者: 左凌仁  

  • 冰川的作品——小相嶺

    在橫斷山區(qū)的東緣,隱藏著一座并不龐大的山脈,它完整地保留著“第四紀(jì)”的冰川遺跡,同時也是一處生物資源豐富的基因庫。這座山脈就是小相嶺,它如同時空的截面,細(xì)膩地展現(xiàn)著地球一段不可復(fù)制的記憶,……

    作者: 孫吉  黃紅斌  

  • 西江千戶苗寨 美麗古村的憂傷

    由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連片組成的西江千戶苗寨,是中國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這里的吊腳樓營造歷史已有數(shù)千年。前不久作家周成林進行了實地考察,他發(fā)現(xiàn),那些幾十年來都保持著“原始生態(tài)”的古老建……

    作者: 周成林  

  • 立霧溪 切開中央山脈的一條河

    全長不足60公里的立霧溪,是臺灣花蓮一條落差巨大的溪谷,它橫穿臺灣中部的中央山脈,在堅硬的大理石中切割出平均高差1000多米的大峽谷,在臺灣東部形成了瑰麗的太魯閣地質(zhì)公園。

    作者: 馬繼康  

  • 窺視飛蚊

    飛蚊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昆蟲,也是最讓人痛恨的吸血鬼。它們仿佛人類與生俱來的冤家,即便是通曉蚊子行為習(xí)性的研究者,也不敢說對這些小飛蟲有著全方位的洞悉和了解。進入秋季,全國各地的蚊子依舊活躍……

    作者: 曾笑菲  

  • 安納布爾納大環(huán)線 徒步者的朝圣路

    為什么要去尼泊爾徒步?難道只是為了近距離地欣賞喜馬拉雅山脈的幾座8000米級雪峰?或者體驗從海拔800米上升到海拔5400米再回到原地的艱辛?不,在構(gòu)成中國和鄰國天然國界的喜馬拉雅山脈里,尼泊爾的安納布……

    作者: 程基偉  

  • [圖片解讀]

    滿族 白山黑水中走來的傳奇民族

    滿族,白山黑水中走來的傳奇民族。

  • 滿語 打開歷史寶庫的鑰匙

    有清一代,滿語曾被奉為“國語”,擁有極高的地位;然而,在幾百年的時間里,滿語迅速衰落,今天,它的身份已經(jīng)變成了“瀕危語言”。滿語是如何失落的?而今天仍在竭力“守護”滿語的人們,又有著怎樣的……

    作者: 郭孟秀  

  • 鄂倫春族 山嶺上的民族

    鄂倫春族,山嶺上的民族。

  • [外部講述]

    鄂倫春 游獵的背影與農(nóng)耕的迷茫

    以“游獵”文化著稱的鄂倫春族,被稱作“森林之子”。他們擁有怎樣與眾不同的過往?在森林母親的乳汁枯竭的今天,他們又面臨著怎樣的遭遇呢?

    作者: 鄭茜  

  • [民族自述]

    鄂倫春人 擱淺歲月中的尋根之路

    在茫茫的興安嶺上,鄂倫春族創(chuàng)造的游獵文化曾是中國歷史畫卷中神韻獨特的一筆。今天,鄂倫春人已經(jīng)走出了山林半個多世紀(jì)了,在向“定居”和“農(nóng)耕”的轉(zhuǎn)變過程中,鄂倫春人的生活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作者: 丹民  

閱讀本期完整內(nèi)容

使用微信掃一掃開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