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 引領中國山水畫 向現(xiàn)代邁進

總第759期
2024
01
  • 封面選擇

    從北向南縱覽安徽,你會發(fā)現(xiàn)對安徽中、北部影響最大的地理單元是一條大河——淮河。與長江、黃河相比,一般人對它的了解可能要少很多,但在古時,它與長江、黃河和濟水一起并稱為“四瀆”,是中華文明最……

  • 安徽 一個默默為中國生產模式的省

    新年之初,按照慣例,我們《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都要做地方專輯。今年我們做的是《安徽專輯》。一般而言,雜志的特點是為“雜”。一期雜志集合數篇報道,這些報道往往各有各的主題。這是雜志的特點,也是……

    作者: 單之薔  

  • 秦嶺—淮河 人文與自然界線的神奇疊置

    提到秦嶺—淮河一線,人們自然會想到這是我國劃分南方與北方的一條重要分界線。然而,什么是南北?南北是怎么劃分的?每個國家都有南北分界線嗎?南北分界線是一個歷史文化問題,還是一個地理科學問題?……

    作者: 施淮安  

  •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長20倍”城市的奧秘

    近年來,安徽省會合肥因為經濟的持續(xù)高速增長而成為話題,擁有了“賭城、風投之城、霸都……”等諸多江湖名號,“合肥模式”日益引發(fā)人們的關注。這個基礎薄弱、不沿海不靠江,也沒有礦產、能源和政策優(yōu)……

    作者: 汪競帆  栗山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個 少年班、研究生院、 國家實驗室……

    1958年,一所由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任校長,數位科學大家擔綱的頂尖高校在北京成立,那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69年,在復雜時代背景下她離京外遷,卻遭遇數省拒絕,唯有安徽向它打開了大門。在僅僅……

    作者: 孟鳴  

  • 距今5800-5300年前“第一代古國”凌家灘為后世中國輸出宇宙觀

    距今5500年前后,中國的新石器時代發(fā)生了巨大變革,當時華夏大地上最為燦爛的文化就是凌家灘人創(chuàng)造的。凌家灘遺址的出土文物向我們展現(xiàn)了令人驚 愕的思想境界,似乎是5300年前的凌家灘人已經確立了一系列理……

  • 凌家灘文化:中華文明因素嶄露頭角

    2023年12月22日,冬至,凌家灘遺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簽署了科技考古合作協(xié)議,科技考古是凌家灘遺址考古工作下一個階段的重要內容。僅一個月前,11月28日,安徽省……

    作者: 張小雷  

  • 透過玉器揣摩凌家灘人的宇宙觀

    凌家灘遺址墓葬隨葬品有豐有寡,說明凌家灘文化已經出現(xiàn)了階級分化、社會分工以及貧富分化的差距。玉器占據凌家灘遺址墓葬隨葬品70%以上。凌家灘遺址玉器隨葬品數量之多,品種之豐富,造型之獨特,工藝之……

    作者: 徐紅霞  張敬國  

  • 黃山 引領中國山水畫 向現(xiàn)代邁進

    黃山,這座位于安徽南部的龐大山體,在山水畫自隋唐之際獨立形成中國畫“畫科”千年后,悄然醞釀了一場沒有硝煙的“山水畫革命”。精神的煥活和對“舊法”的掙脫,為中國山水畫重新注入生機,引領中國繪……

    作者: 張茵  

  • 皖南民居 為中國古村落審美提供模型

    走進安徽南部,可以看到,一座座秀美的小村落在群山中星羅棋布。無論是在村外遠眺,還是漫步街巷,人們對皖南民居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那極具辨識度的“粉墻黛瓦馬頭墻”。如果說黃山呈現(xiàn)了中國人心中的山川……

    作者: 張茂恒  

  • 小崗村 中國人從“吃不飽”到“有余糧”由此開始

    45年前,小崗村為中國農村探索出了包干到戶這一模式,它第一次在中國實行了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承包權歸農戶的驚天創(chuàng)舉,即后來的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它猶如一聲驚雷,宣告了中國農村改革的開始。小崗村……

    作者: 汪強  

  • 徽商“好儒” 他們創(chuàng)造了“以賈衍文”這種文化發(fā)展的模式

    歷史上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團被稱為“徽商”,明清時期,他們是足跡遍布全國的鼎盛商幫。雖然中國歷史上曾有很多著名的商幫,比如“明清十大商幫”,但是,像徽商這樣大規(guī)模、群體性地將商業(yè)資本注入……

    作者: 張小坡  武倩  

  • 黃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現(xiàn)它們的社會模式

    云霧繚繞、奇峰怪石林立的黃山素有“人間仙境”之譽,也是許多野生動物的家園,黃山短尾猴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種社會性很強的靈長類動物,黃山短尾猴的群體成員間有著復雜的社會關系和社會行為模式,也……

    作者: 夏東坡  

閱讀本期完整內容

使用微信掃一掃開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