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倉院 一座“木倉”的輝煌

一場空前的文物盛會席卷日本列島,文化寶庫﹃正倉院﹄開倉亮寶。探秘這座﹃木倉﹄所保存的奇跡,就是致敬那段歷史,以及扮演著啟迪者、傳道者的燦爛大唐。

總第169期
2019
11
  • 打開正倉院的一把鑰匙

    位于日本奈良東大寺院內(nèi)的正倉院,原為收納寺院寶物而建。天平勝寶八年(756年),圣武天皇故去,因不忍睹物思人,光明皇后遂將“先帝玩弄之珍,內(nèi)司供擬之物”,先后供獻佛前,藉此為圣武天皇祈福,并御……

    作者: 黃秀芳  

  • 從甲骨文來·食 垂“?”欲滴

    漢代《說文解字》將?解釋為:“慕欲口液也?!毙挠兴接?,口中生津液。所以,后世?衍生出涎與羨二字,即?與涎,?與羨,分別構(gòu)成古今字。古文字學(xué)家張政烺指出,在中古時期,?、羨、涎三字經(jīng)常混用……

  • 正倉院 繁花似錦大唐春

    完整保存至今的唐式木構(gòu)建筑,萬眾矚目珍藏數(shù)以千計的古代天皇及皇室傳世寶物,世所罕見再現(xiàn)以唐文化為中心、輻射東亞至西亞的古代文明遺存,彌足珍貴位于日本奈良的正倉院如凝固的史書,描繪著奈良時代……

  • 正倉院 一座“木倉”的輝煌

    一場空前的文物盛會席卷日本列島,文化寶庫﹃正倉院﹄開倉亮寶。探秘這座﹃木倉﹄所保存的奇跡,就是致敬那段歷史,以及扮演著啟迪者、傳道者的燦爛大唐。

    作者: 樓學(xué)  

  • 法隆寺﹃夢﹄中的寶藏

    ﹃法隆寺獻納寶物﹄為何會與﹃正倉院寶物﹄同場亮相?法隆寺因何享譽﹃世界最古老的木構(gòu)建筑﹄?走進法隆寺,就是穿過時間隧道,邂逅日本最傳奇的歷史人物,置身中國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伽藍古剎。

    作者: 謝田  

  • 遣唐使 海東萬里灑扶桑

    地處東亞的中日兩國,交往由來已久。如果要給兩國交流史找一個最佳注腳的話,那么,自公元7至9世紀持續(xù)200多年之久的遣唐使,當之無愧。

    作者: 李粹之  

  • 日本收藏著多少中國文物?

    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由于文化上的淵源,比歐美等國更注重搜集與收藏中國古代文物,尤其是書畫作品和古籍文獻。

  • 金銀平文琴 穿越千年的回響

    當世唯一的一張?zhí)拼鷮氀b琴,現(xiàn)存于日本正倉院,而古琴音樂在日本的傳播,卻是歷經(jīng)近千年才開花結(jié)果。這張寶琴有何特殊價值,又給今天留下了哪些謎題?

    作者: 闞成章  

  • 琵琶 盛唐遺音宛在耳

    一千多年的琵琶,雖難以再發(fā)其聲,但每一個細節(jié)都在傳達著歷史的韻律,那是一曲曲歷久彌新的盛唐遺音。

    作者: 周楊  

  • 絲綢 華美背后的大國浮沉

    日本正倉院中,收藏有一批唐朝的精品絲綢文物。透過這些絲綢,我們不僅能領(lǐng)略大唐的盛世芳華,更能發(fā)掘出一段絲綢之路上的大國興衰史。

    作者: 周寧  

  • 袈裟 來自大唐的圣物

    《東大寺獻物帳》,以九件﹃御袈裟﹄起首,可見其深藏之意。

    作者: 鏑霏  

  • 胡瓶與銀盤 東西匯流大唐春

    一口胡瓶,一只銀盤,正倉院里珍藏的寶藏,竟沿著絲路跋山涉水而來。來自西方的風尚,經(jīng)過中華工匠的改造,成為了唐王朝包容萬象、交流四方的最佳寫照。

    作者: 詹鎮(zhèn)鵬  

  • 伎樂面 戴上面具跳唐舞

    日本伎樂面具為何是胡人面孔?東大寺法會上的獅子舞源自何方?伎樂面的傳奇,你知道嗎?

    作者: 瀛洲海客  

  • 銅鏡 光芒奪目映盛世

    螺鈿、平脫、金銀背、黃金琉璃鈿背……這些繁復(fù)的特殊工藝,造就了盛唐獨特的銅鏡風華。在正倉院藏唐鏡中,別有氣象。

    作者: 黃松濤  

  • 『藤壺殿』的西亞玻璃器

    日本古典文學(xué)中出現(xiàn)的『琉璃』究竟是什么?其實,只要留意一下正倉院的寶藏便會明白,琉璃就是玻璃。早在上千年前,玻璃器的華光繁影,便流淌在日本皇室與貴族的身側(cè)。

    作者: 孟暉  

  • 香風裊裊至扶桑

    在中國,香文化經(jīng)過了一個舒緩的發(fā)展過程,隨著對外貿(mào)易和文化交流而不斷成長,到唐代徹底成熟,至宋攀上頂峰。日本在7世紀起開始學(xué)習唐朝,以彼時彼刻的中國文化武裝自身,這就形成了一個有趣的局面:東……

    作者: 孟暉  

  • 藥帳 高僧東渡傳岐黃

    日本正倉院中收藏了一批中古時期的中藥材,這批珍貴藥物從何得來?又與歷史上的高僧鑒真有何淵源?

    作者: 豆子  

  • 調(diào)查與修復(fù) 只為遺寶重光

    漆器、染織品、紙質(zhì)文書……是什么讓這些脆弱的珍寶歷經(jīng)千載依然鮮活?除了正倉院良好的保存條件以外,日方的文物調(diào)查與修復(fù)工作功不可沒。

    作者: 陳杰  

閱讀本期完整內(nèi)容

使用微信掃一掃開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