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心 點一下你的心

是敬天祭祖的供品,是溝通情感的禮物,是解餓墊饑的小食,是點綴生活的閑趣。中國人的點心,吃在嘴里,體味在心中。點心,處處都是心意。

總第195期
2022
01
  • 擐甲執(zhí)兵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毕惹亟?jīng)典《左傳》中,將國之要務概括為祭祀與戰(zhàn)爭。古人對征伐之事如此重視,在古文字中也有體現(xiàn),請看甲骨文中的金戈鐵馬。

  • 開明獸 多頭神怪的極致

    開明獸是中國神話中的神獸,它的身子像老虎,頭部像人,脖子上安放著九個頭,這種形象放在《山海經(jīng)》的一眾“組合式怪獸”當中,也顯得格外突出。

    作者: 盛文強  

  • 妾室的金鳳冠

    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qū)高坪鎮(zhèn),在1954年出土了兩頂明代金鳳冠。當時,為修建倉庫取石料的石工,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座石墓,墓中的珍貴器物遭哄搶,鳳冠的一些部件也由此損毀、丟失。我們現(xiàn)在在貴州省博物館看到的,……

    作者: 張琰敏  

  • 春秋末期,吳楚爭霸,起因竟是:采桑女引發(fā)的戰(zhàn)爭

    春秋時期,南方諸侯國吳、楚的邊境線上,有一座小城,名叫卑梁(今江蘇盱眙縣東陽一帶)?!妒酚洝翘兰摇酚涊d,卑梁城屬于楚國管轄,周圍生長著許多野生的桑樹。平時,吳楚兩國的居民都來采桑。

    作者: 莫大  

  • 點心 點一下你的心

    是敬天祭祖的供品,是溝通情感的禮物,是解餓墊饑的小食,是點綴生活的閑趣。中國人的點心,吃在嘴里,體味在心中。點心,處處都是心意。

  • 圖片故事 節(jié)日里的點心

    節(jié)日是時間的儀式,中國人用形形色色的點心,為時間獻上禮物。每逢佳節(jié),總有適宜的點心,傾訴心意,點綴生活。

  • 點心之前的“點心”

    “點心”一詞誕生前,點心這種食物是否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點心之前的點心,不是點心,又是啥?

    作者: 白馬  

  • 點心原來是動詞

    以小食,點空心。當“點心”這件事成為人們最尋常的生活,用來“點心”的食物,就有了統(tǒng)一的新名字。

    作者: 瑜韻  

  • 白玉裹香餡 大宋的米糕開拓史

    一盤軟糯又有嚼勁的米糕,是江南餐桌上千年不易的明星。在宋代,還有一種名為“雪糕”的小食,遍及臨安的街頭巷尾。它難道是風雅的宋人發(fā)明的冰點嗎?點心又如何在兩宋走進千家萬戶呢?

    作者: 趙逸飛  

  • 京味“餑餑” 怪名不怪

    從耳熟能詳?shù)摹绑H打滾”“薩其馬”,到鮮少人知的“孫尼額芬白糕”“見風消”“勒特條”,京味點心里的“怪名”無處不在,且都是京點的經(jīng)典。一口酥、一味甜,嘗過方知怪名不怪。

    作者: 韓韜  顏昊  

  • “名不副實”的點心

    羊羹是豆沙糖,老婆餅里沒“老婆”,蟹殼黃也不是蟹肉餡……“名不副實”的點心背后,卻自有道理。

    作者: 傅子莫  

  • 魯迅 and 甜點

    倘或要給點心尋求一抹底色,那么非甜莫屬。人們根骨里對糖的嗜愛,讓無數(shù)人甘做甜點的“俘虜”。然而,甜品卻也帶來了幾分副作用,令人愛恨交加。

    作者: 馬若昊  

  • “仁”心不古 五仁為何總被黑?

    五仁月餅,暗含儒家“仁義禮智信”之美德,可謂月餅中的謙謙君子,不料,近幾年每到中秋節(jié)卻遭遇差評,究竟何故?

    作者: 楊睿  

  • 肉點心的光輝歲月

    那些冠以包子、馃、酥、呱嗒種種馬甲的肉餡點心,證明了中國人面對食物時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飲食文化特質。它的曲折迂回之路,表達了中式點心上可達廟堂饗宴,下可入百姓生活的終極趣味。

    作者: 魏水華  

  • 咸點心的容量和能量

    咸點心有多接地氣?從街頭到碼頭,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少吃點是點心,多吃點是主食;單吃自是美味,配茶吃也相得益彰……

    作者: 李炎  

  • 苦辣都是點心味兒

    辣,讓人提神醒腦,舌根發(fā)燙;苦,總是難以下咽,卻又回味綿長。對熱衷于追求刺激的人類來說,食物未必一定要適口,苦與辣,也是點心界必不可缺的滋味。

    作者: 陳杰  倪靈玲  

  • 點心模具 木頭上的祝福與禮儀

    想和古人“同吃一塊餅”嗎?借助點心模具或可實現(xiàn)。這些刻在木頭上的紋樣與文字,是對中國傳統(tǒng)點心文化最“原汁原味”的記錄。

    作者: 吳風  

  • 大道至簡搟面杖

    做點心離不開的搟面杖,雖然家常,卻不平凡。它的歷史,還頗為有趣。

    作者: 莫大  

  • 點心“蒸”好吃

    中國人將蒸汽運用在了飲食生活上,造就了有別于西方的蒸文化。蒸制點心松軟溫潤,這當中蒸籠功不可沒。

    作者: 高啟安  

  • 點心的“面子”

    點心的包裝,是觀察點心與禮文化碰撞交融的窗口。高檔的點心包裝,是制作精美并飾有吉祥紋樣的食盒,更為平民化的點心包裝是“蒲包”。面子與里子都照顧好,才是中國人的待客之道。

    作者: 阿毛塔  

  • 蘇式船點 文雅并從容著

    點心不只是用來吃的,蘇式船點,作為蘇式生活的濃縮,既可食、可觀,亦可游。

    作者: 趙愷  

  • 西式點心 占領你的味蕾

    鴉片戰(zhàn)爭以后,在上海、天津等地,出現(xiàn)了和中式點心共存的西點。西式糕點獲得了國人的青睞,成為“高級感”的象征。一部西式糕點的接受史,也是中西飲食文化的交融史。

    作者: 劉菲  

  • 馬鞭就是千里馬

    小衣襟短打扮,腰里別著令旗,繞著舞臺一個圓場跑完,定身,亮相。一個小小的旗牌角色,卻也很有氣勢。兩句念白,我尤其喜歡:“人行千里路,馬過萬重山?!?/p>

    作者: 琦玖  

  • 《大唐中興頌》變了味的中興

    這是一片集合了唐代文學家元結、書法家顏真卿、宋代書法家黃庭堅、米芾等人的摩崖石刻。它本是歌頌大唐帝國在安史之亂后的中興,卻被宋人演繹出了另一番意味。

    作者: 李粹之  

  • 跟我拍文物——故宮的雪月風花

    紫禁城,明清兩代皇宮,世界文化遺產(chǎn)。六百年絕世風華,如何用一張張照片來呈現(xiàn)? 《中華遺產(chǎn)》“跟我拍文物”全新策劃,由故宮人帶你拍“故宮的雪月風花”。

閱讀本期完整內(nèi)容

使用微信掃一掃開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