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寶歸來大事記

    據(jù)中國文物學會的不完全統(tǒng)計,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有1000多萬文物流失到海外。而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供的數(shù)據(jù),在世界各國的博物館中,約有中國文物160余萬件。建國以來,一些……

    作者: 遺岕   出自:2024年第03期

  • 專題 國家寶藏 回家之路

    泱泱華夏,文明博大。然而,承載著數(shù)千年文化、歷史的千萬國寶,自近代以來,卻因戰(zhàn)爭、國難等,被非法盜劫、盜掘、走私而流失。千萬國寶離散海外,歸來者卻是萬中無一。讓我……

    出自:2024年第03期

  • 馬匹在酷暑中疾馳,滴落下墨色汗水,書寫了 齊泰的死亡終局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逝,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一道棘手的難題,擺在了剛剛即位的建文帝面前。遍布全國的20余位藩王,大多是建文帝的叔輩,其中不少人手握重兵……

    作者: 莫大   出自:2024年第03期

  • 北宋的玻璃葡萄

    河北定州博物館收藏有一串幾乎能以假亂真的北宋玻璃葡萄。這串葡萄長16厘米左右,共46顆,葡萄之間用金屬線連接,每顆珠徑約1.3~1.82厘米,呈半透明狀,內(nèi)中空,壁非常薄,表面……

    作者: 張琰敏   出自:2024年第03期

  • 微歷史·搜神 井神 失敬

    過大年,貼春聯(lián),家家門上紅火一片。其實,從前民間對春聯(lián)的喜愛更甚,一度到了有神必貼、每物必貼的程度:有土地神聯(lián)“土能生萬物,地可發(fā)千祥”;有糧倉貼對聯(lián)“米面如山厚……

    作者: 墨飛   出自:2024年第03期

  • 高桌水凳:治玉的“工業(yè)革命”

    戰(zhàn)國以后,中國進入鐵質(zhì)工具時代,社會整體生產(chǎn)力水平得到了提升,治玉技術和工具也隨之有了長足進步。秦漢到南北朝時期,青銅砣機的砣頭改為鐵質(zhì),提高了琢磨玉石的效率。而……

    出自:2024年第02期

  • 玉見乾隆 古代治玉的最后高峰

    遼、金、元、清等少數(shù)民族主政的時代,留下了許多玲瓏、特異的玉器文物,并匯入華夏玉文化的洪流。而史上最大的“玉癡”,即是清朝的乾隆帝?;实蹛塾?,愛出了玉史上的又一高……

    作者: 賈欣   出自:2024年第02期

  • 民玉時代 玉入萬家共爭妍

    從崇玉、敬玉,到把玉、玩玉……當玉器離開高高廟堂,走向庶民百姓,用玉的下沉,帶來了生機勃勃的“民玉時代”

    作者: 周舒   出自:2024年第02期

  • 食玉 愛它,吃它,成為它

    成語“錦衣玉食”,絕非一個比喻詞,而是實有其事。魏晉南北朝時期,大量修道求仙的“有心人”,以金玉為食,掀起食玉狂潮。這種不可思議的“怪癖”背后,藏著怎樣的隱秘心思……

    作者: 吳風   出自:202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