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南車和記里車 傳說與復(fù)原

    現(xiàn)代車企要從造車的紅海里殺出一條血路,就得在搭載高科技配置上下功夫。古代也是如此,畢竟誰不喜歡一專多能的物件呢?今天,咱們就來探秘兩款最具科技范兒的古車——指南車……

    作者: 朱軍營   出自:2024年第04期

  • 庖丁解車 造車考工,不服不行

    怎樣去看一輛中國古車?除了遠(yuǎn)觀贊嘆,還可以用“透視眼” “科學(xué)腦”。庖丁解車——以出土文物、《考工記》文獻為依據(jù),分析中國古車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造材用料,車身裝飾……發(fā)……

    作者: 顏昊   出自:2024年第04期

  • 皿方罍 離散與重圓

    它被譽為“罍中之王”,代表了中國青銅冶鑄的巔峰水平;近現(xiàn)代時期重見天日,卻不幸“身首異處”;飄零海外,歷經(jīng)種種波折終于回家團圓。一件文物的命運可以有多跌宕?讓國寶……

    作者: 石開   出自:2024年第03期

  • 米芾《研山銘》 天下第一難書歸來

    被譽為“天下第一難書”的《研山銘》,是北宋大書畫家米芾的巔峰之作,于20世紀(jì)20年代不幸流失到日本。2002年起,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征集專項經(jīng)費出臺后,經(jīng)過多方的不懈努力,使……

    作者: 朱立勛   出自:2024年第03期

  • 文物回歸 在香港搶救國寶

    20世紀(jì)50年代,香港風(fēng)云際會,成為了流散文物匯聚的“自由港”。于是,一場場為國寶奔走、周旋、爭搶的“戰(zhàn)爭”,也在香港打響。

    作者: 詹鎮(zhèn)鵬   出自:2024年第03期

  • 國寶歸來大事記

    據(jù)中國文物學(xué)會的不完全統(tǒng)計,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有1000多萬文物流失到海外。而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供的數(shù)據(jù),在世界各國的博物館中,約有中國文物160余萬件。建國以來,一些……

    作者: 遺岕   出自:2024年第03期

  • 專題 國家寶藏 回家之路

    泱泱華夏,文明博大。然而,承載著數(shù)千年文化、歷史的千萬國寶,自近代以來,卻因戰(zhàn)爭、國難等,被非法盜劫、盜掘、走私而流失。千萬國寶離散海外,歸來者卻是萬中無一。讓我……

    出自:2024年第03期

  • 馬匹在酷暑中疾馳,滴落下墨色汗水,書寫了 齊泰的死亡終局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逝,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一道棘手的難題,擺在了剛剛即位的建文帝面前。遍布全國的20余位藩王,大多是建文帝的叔輩,其中不少人手握重兵……

    作者: 莫大   出自:2024年第03期

  • 北宋的玻璃葡萄

    河北定州博物館收藏有一串幾乎能以假亂真的北宋玻璃葡萄。這串葡萄長16厘米左右,共46顆,葡萄之間用金屬線連接,每顆珠徑約1.3~1.82厘米,呈半透明狀,內(nèi)中空,壁非常薄,表面……

    作者: 張琰敏   出自:2024年第03期

  • 高桌水凳:治玉的“工業(yè)革命”

    戰(zhàn)國以后,中國進入鐵質(zhì)工具時代,社會整體生產(chǎn)力水平得到了提升,治玉技術(shù)和工具也隨之有了長足進步。秦漢到南北朝時期,青銅砣機的砣頭改為鐵質(zhì),提高了琢磨玉石的效率。而……

    出自:2024年第02期